产品系列
全部分类
LQXP切线流泵
1、概述
LQXP系列泵属于小流量、高扬程部分流泵,是针对在小流量、高扬程情况下,正常离心泵的应用受到限制的情况而开发的。该系列泵吸收了国外同类泵的优点,同时采用了国内全新的设计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性能稳定、外形美观、应用广泛等特点。比转数低于35时,其效率高于普通离心泵。适宜输送清洁或含有少量颗粒的液体,低温或高温的液体,中性或有腐蚀性液体。
2、应用范围及适用介质
2.1、应用范围
■ 石油开采
注水、盐水脱盐、油井开采、输送、管道注油、反渗透、蒸汽发生等。
■ 地热天然气
投料、加压、罐装、贮运、输送等。
■ 石油化工
除锈、注料流程、喷洗、取样、苛性物料供给、密封冲洗、反应器供料、流动调节、介质输送、废液处理等。
■ 污染处理
喷洗、除锈、蒸汽清洗、强制过滤、反渗透,以及其它类似应用。
■ 造纸制浆.
漂洗、喷射切割、燃烧供料、反渗透、燃料调整、乏硫化物处理、密封冲洗等。
■ 电力
锅炉给料、过热蒸汽冷却、冷凝液返回、排气、密封冲洗、汽轮机的排气等。
■ 煤炭矿山
密封冲洗、粉尘排除、物料浓缩、水力采矿、在线注料等。
■ 航天、航空
清洗、加油、反应器加料、火箭燃料加注等。
■ 汽车制造
喷洗、喷漆、铅室清洗、塑料件毛刺清理、电缆连续硫化、深孔钻床冷却液供给等。
■ 一般工业
车辆清洗、燃油雾化、物料供给、制革胶模清洗、电缆连续硫化以及锅炉系统中。
■ 饮料食品
便携式清洗、清洗中心、饮料容器清洗、锅炉供料、流动调节、喷洗、注料等。
■ 农药、医药
药品投料、反应循环、过滤、反渗透、介质运输等。
2.2、适用介质
■ 各种温度、浓度的硫酸,盐酸及磷酸等无机盐和各种有机酸。
■ 各种温度、浓度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碱性溶液。
■ 各种盐溶液。
■ 各种液态石油化工产品,有机化合物及其它有腐蚀性的原料和产品。
目前,我公司的耐腐蚀材料能满足以上各种介质的要求,订货时,请用户提供所要输送介质的详细情况。
3、型号及使用参数
3.1、型号示例:
例如:LQXP30-225
LQXP-----------小流量高扬程部分流泵
30--------------流量等级代号:
10——0.4m3/h
20——0.8m3/h
30——1.6m3/h
40——3.2m3/h
50——6.3m3/h
225-------------叶轮名义直径
3.2、使用参数:
流量范围Q:0.4-6.3 m3/h
扬 程H:15-130 m
工作压力P:可达2.5MPa
工作温度t:-40 - +200℃(特殊设计可达400℃)
吸入口径: DN40
吐出口径: DN25
4、结构及特点
该系列泵总体设计符合API610标准。形式为卧式、单级悬臂、径向剖分、泵体中心线支撑。前后开门结构,叶轮为放射状,出口安放角为90°。属于部分流泵,也可称为切线泵。
叶轮为精铸,泵体流道为机加工成形,减少了摩擦损失,提高了水力效率。泵盖可以用钢板直接加工成形,有效避免了铸件的各种缺陷。铸造泵盖设有水冷腔,可根据介质特性及温度选择是否需要保温或冷却。该泵叶轮与前后泵盖由固定的间隙来保证泵正常工作,间隙增大时,可通过轴承悬架后部的调整机构进行调整,使之保持规定值。
该系列泵性能覆盖范围广,规格多,采用特殊设计方法,在小流量、高扬程工况下运行时,效率比其它同类型泵高。该系列泵为水平轴向吸入,竖直切线方向吐出。全系列泵的吸入口径和吐出口径分别只有一个规格,轴承悬架只有两个规格,轴承部分通用两个悬架,零部件的通用化程度非常高。轴承悬架有风冷和水冷两种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所有零件中,除了叶轮及泵体,其它零件均可采用机械加工成形,使得泵整体非常美观。通过特殊设计,泵轴不接触介质,这样可以保证轴不被腐蚀,有效的提高了泵轴的使用寿命。在不挪动电动机和泵体的情况下,叶轮连带悬架部件可以整体抽出,便于维修。对于极小流量的工况,从吐出口到吸入口接有流量调节管线,通过调节阀来控制回流量,从而使泵可在更广泛的区域内运行。
该泵密封腔按API682标准设计,可以安装标准规定的各种形式的密封。
泵配带加长膜片联轴器,传递扭矩大,可以补偿电动机与泵的轴线不对中,安全可靠,维护简单。泵底座为焊接底座,美观轻便。
4.1、LQXP系列泵结构图如下:
1、泵 体 2、前 泵 盖
3、后 泵 盖 4、叶 轮
5、 轴 6、叶轮螺母
7、支 脚 8、密封部件
9、悬架部件 10、 键
11、丝 堵 12、螺 柱
13、螺 母 14、螺 柱
15、螺 母 16、O 形 圈
17、O 形 圈 18、O 形 圈
5、主要零部件材质
该系列泵材质与API610标准附录表H-1等同设计,可以满足用户输送各种介质的需要,主要零部件材质如下:
零件名称 |
材 料 性 能 等 级 |
||||||
|
S-4 |
S-5 |
S-6 |
C-6 |
A-7 |
A-8 |
D-1 |
泵 体 |
碳钢 |
碳钢 |
碳钢 |
12%铬钢 |
304 |
316 |
双相不锈钢 |
前后泵盖 |
碳钢 |
碳钢 |
碳钢 |
12%铬钢 |
304 |
316 |
双相不锈钢 |
叶 轮 |
碳钢 |
碳钢 |
12%铬钢 |
12%铬钢 |
304 |
316 |
双相不锈钢 |
轴 |
碳钢 |
铬钼钢 |
12%铬钢 |
12%铬钢 |
12%铬钢 |
12%铬钢 |
双相不锈钢 |
叶轮螺母 |
碳钢 |
碳钢 |
12%铬钢 |
12%铬钢 |
304 |
316 |
双相不锈钢 |
轴承支架 |
碳钢 |
碳钢 |
碳钢 |
碳钢 |
碳钢 |
碳钢 |
碳钢 |
6、拆卸装配及机组安装
6.1拆卸前准备:
■拆卸前需要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准备为拆卸水泵所必须的场所和工具。如千分尺(有磁力架)、塞尺、直尺、千分尺、卡尺……。
■排除泵体、密封冷却腔体、轴承悬架及冷却水管路中的油或水。
■拆去冷却水系统管路。
■拆下联轴器罩。
注意:
⑴. 管口要包好,避免杂物落入。
⑵. 放油时勿使油流到地面上。
⑶. 垫片、螺母、螺栓、拆下管路及附件应妥善保管。
⑷. 解体时注意联轴器的原始记号,组装时按此记号组装。
⑸. 联轴器中心允差:面偏差<0.05mm圆偏差<0.08mm。
6.2、泵的解体
■将联轴器中间节拆下,保管好膜片及其紧固件。
■将泵体与后泵盖的紧固螺母全部拧下,将后泵盖和轴承部件抽出。
■将抽出部件离开底座,平放在干净的木板或橡胶垫上,避免磕碰叶轮,后泵盖的配合止口及油位计部件。
■将泵端联轴器卸下,避免划伤轴头,保管好键。
■将叶轮螺母拆下,保护好轴头螺纹。
■将叶轮拆下,保管好键。
■将紧固后泵盖和轴承支架的螺母全部拧下,将后泵盖连同机械密封一起拆下,拆卸时避免磕碰重要的止口和配合面,同时不要划伤密封胶圈。
■将紧固前泵盖和泵体的螺母全部拧下,可以将后前泵盖拆下。拆卸时避免磕碰重要的止口和配合面,同时不要划伤密封胶圈。
6.2.1、轴承悬架部件的拆卸
■将固定前后防尘盘的螺钉拧下,分别拆下防尘盘。
■先将前轴承压盖的紧固螺栓全部拧下,将前轴承压盖拆下,尽量保证压盖密封垫不损坏。
■将紧固后轴承体的螺栓全部拧下,将后轴承体及轴一起拆下,避免划伤。
■将后轴承体中卡轴承的弹性挡圈拆下,将轴承及轴从轴承体中拆下来。
■将轴上紧固轴承的圆螺母拆下,依次将止动垫圈和轴承拆下。避免划伤轴表面。
■将轴承支架中前部轴承外套拆下,在将卡轴承的弹性挡圈拆下。整个轴承部件拆卸完成。
6.2.2、机械密封拆卸
该泵可配备集装式机械密封或非集装式机械密封,拆卸时只要松开密封压盖螺栓,拿出密封即可。拆卸完的密封要解体,查看密封端面是否发生磨损,如有较重程度的磨损,需要更换动静环。按照机械密封使用说明书检查其它零件是否损坏。如有损坏需要重新更换新件。
6.3、泵的装配
6.3.1、装配前准备
■将所有零件都准备齐全,将各零件擦洗干净,检查各密封面及配合止口是否有磕碰划伤。将压盖密封垫分别放在各压盖上,擦上油。将O形密封圈分别放入各自密封槽,放入过程避免划伤O形圈。专用工具准备就绪
6.3.2、轴承悬架部件的装配
■将一对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结构)装在轴上,然后将轴承止动垫圈装上,用圆螺母紧固好。
■将装好的轴承连同轴装入轴承体,然后用弹性挡圈将轴承卡住。
■将弹性挡圈装入轴承支架的前轴承卡槽,然后将圆柱磙子轴承外圈装入轴承支架。
■测量前轴承外圈端面到轴承支架与轴承压盖配合面的距离,在测量前轴承压盖外止口距离,调整加工使该距离相等或后者稍小。使压盖装上把紧后,轴承端面与压盖端面有0.1mm-0.2mm左右的距离。
■将前轴承压盖装入轴承支架,注意要使两零件孔对好,压盖的密封纸垫是否完好。将螺栓全部把紧。
■检查后轴承体外圆的胶圈是否完好。将圆柱磙子轴承内圈装在前轴承处。将轴承体连同轴一起装入轴承支架,注意避免将O形圈划伤。轴承悬架部件组装完毕。
6.3.3、泵的整体装配
■将泵体按位置在底座上放好,检查泵体内部是否有异物。
■将装好的机械密封整体装在轴上,避免划伤密封的胶圈。
■将后泵盖和装好的轴承悬架部件组装在一起,将紧固轴承悬架和后泵盖的螺母把紧,在将机械密封压盖紧固螺母把紧。
■将叶轮处键按位置装好,把叶轮装好,紧固叶轮螺母。
■将装好的转子部件装入泵体,将紧固后泵盖和泵体的全部螺母把紧。避免划伤泵盖处O形圈。
■将前泵盖装入泵体,将紧固前泵盖和泵体的全部螺母把紧。避免划伤泵盖处O形圈。
■泵整体装完后,需调整叶轮与前后泵盖间的间隙,该间隙正常值应该保证在0.3-0.5mm左右。利用轴承体的调整机构,先将整个转子向前移动,使叶轮前部与前泵盖贴合,记录下轴承体和轴承支架后端面间的间隙值,在将整个装置向后移动,使叶轮后部与后泵盖贴合,记录下轴承体和轴承支架后端面间的间隙值,计算出两间隙值的差值,让后调整轴承体,使转子向前移动为间隙差值的一半,此时的叶轮中心和泵体吐出法兰中心基本重合。紧固好轴承体调整部分的螺栓和螺柱,固定好轴承体。
■将泵体及轴承体排液孔和泄油孔用丝堵拧紧,将轴承悬架上的油标和油位计部件装好,拧上油孔盖。
6.3.4、机组安装
6.3.4.1、安装开始前的场地情况
■在泵的吐出端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检查和维修。
■泵的基础须经现场管理部门检查,以使地基的尺寸与基础图相符。现场管理部门应对基础的零点标志负责。在地脚螺栓孔的旁边应放置垫铁,垫铁应平坦无缝的铺设在混凝土基础上,并尽可能的放置水平。
■此泵机组是有共同底座,底座放到垫铁上后,用水平仪找平。在找平的过程中,每个地脚螺栓孔旁边的垫铁都应和底座及基础靠实,以防止底座变形。
■在底座找平过程中,泵、电机等已经紧固在底座上,粗略检查泵,电动机等在底座上的位置,能够保证待底座灌浆后,能够完全调正位置。
6.3.4.2、底座的灌浆
先对地脚螺栓槽灌浆,待混凝土凝固后,拧紧地脚螺栓。在拧紧地脚螺栓后,应再次确定整个底座的水平状况。(如果不水平,可以再次找平),当地脚螺栓紧固后,对整个底座进行灌浆。为了减小机组的振动和噪音,必须进行充分和彻底的灌浆。当混凝土凝固后,应用特殊的不收缩的快干的物质(可用环氧树脂混合物)来填充任何空隙和洞眼,并且这种混合物可以和底座的钢板粘合(顶丝孔空)。
6.3.4.3、联轴器端面间隙及对中调整
■初对中
在没有联接泵和电机管路前对中调整。取下联轴器的加长节,调整泵联轴器和电机联轴器端面的距离。把千分表把在电机或泵端联轴器上,在联轴器最大外圆上的径向跳动≤0.05mm其端面跳动≤0.03mm在检查时应检查互成90°的四个点,并且要把千分表把合在一个轴端重复上面的步骤。为了达到上面的标准,需要合理调整泵和电机的位置以及在泵和电机底脚下加入适当厚度的垫片。初对中后,紧固泵和电机底脚的螺栓。
■最后对中
当泵和电机的全部管路联接后,并且对转动的方向也做了检查,就可以进行最后对中,这个过程和初对中相同,而且要在安装记录单上记录检查数值(注意:最终检查必须是全部把合螺栓紧固后进行。)
6.3.4.4、管路连接
泵的吸入和吐出管路、附件、阀必须单独支撑和固定,而且这些重量和力都不能加在泵上,管路的法兰和泵的法兰必须平行对准,即不需要外力就可以把合在一起,而且螺栓孔也都能对得很准,也不能使用外力去对正螺栓孔。
7、使用维护
7.1、使用
■向轴承支架内加入牌号为20号或30号汽轮机油,油位升到油标显示1/2位置时,停止加入。
■需要冷却时接通冷却水。
■机械密封如果是外冲洗,需供应冲洗液。
■打开吸入阀关闭吐出阀,把泵内灌满介质。
■接通电源,点车(开车立即停车),观察泵轴的旋转方向,从原动机端看,泵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输送高温介质时,在开车前均匀预热,预热是利用被输送的介质不断通过泵循环进行的。预热温升速度推荐40℃-50℃/h。
■启动后,立即打开泵的出口阀,决不允许泵的出口阀关闭时间过长,以防过热引起泵的损坏。
7.2、维护
■定期检查轴承发热情况,轴承温度不应超过80℃。
■定期要对油杯进行检查,查看油位、油杯是否正常。
■建议每隔半年把油放掉、冲洗,然后在加新油。一般情况下,在春秋两季进行,对于潮湿地区,气候变化大和露天的现场,建议勤更换润滑油。
■对装置上备用泵,要定期旋转转子部件,建议一个星期旋转一次,每次90°左右,以防变形,同时保持轴承润滑油膜。
■对于装置上高温备用泵,还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以备待用。
COPYRIGHT © 2018 靖江市利酋化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803574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南通 【后台管理】
推荐产品


关注官方手机站
更多精彩等着你!
靖江市利酋化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靖江市新丰桥南首
电话:0523-84363065
手机:13815984808 陈总
传真:0523-84363020
邮箱:57735594@qq.com
Copyright © 2021 靖江市利酋化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8035746号